Hi 大家早

間隔了兩週才出電子報,因為這幾週有出現較多臨時的事件,無法專心完成電子報。相隔兩週後推出本期內容也非常精彩。Google 於去年年底與Epic(遊戲要塞英雄開發商)的反壟斷訴訟後才得以讓 Google 如何鞏固他的30% Google play 的分潤這些決策公開。雖然Google 這些決策導致他們被視為是反對競爭因此敗訴,不過作為理解Google 如何鞏固市場地位而言,也非常值得一看。

如果覺得本期內容有趣,歡迎將信件分享給你的朋友、邀請訂閱;若對過往期數感興趣,請 由此進入
任何的點選、新增訂閱都會讓我充滿動力撰寫下一期電子報。如果有任何想回應的、想說的、想討論的回覆此封信件,我會好好閱讀的!

Google 其實無法直接透過Android 系統獲利

為什麼Google 需要去積極爭取Android系統中應用程序商店的市佔率?Google不是擁有Andorid系統嗎?這不就像是Apple的iOS,而Android 和 iOS 是目前唯二提供給消費者的智慧手機操作系統。Google 就像Apple一樣可以利用Android躺著收錢就好了,不是嗎?尤其 Apple 僅允許 Apple 設備使用 iOS,而 Android 是目前唯一廣泛提供給其他智慧設備製造商,如 Samsung 和 Sony 的手機都是使用Android 操作系統等,全球大約 75% 的智慧手機使用 Android。

但是Google 無法透過Android進行獲利,因為Android 起初是一個免費、開源的產品,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並修改程式碼。且任何人、公司都可以透過Android 發布他們自己的應用程式商店。

那麼Google是如何獲利呢?

Google 透過Google Play(App 應用商店)獲利

Google play (App 應用商店)是類似於Apple內的 app store,提供給 Android 手機用戶下載App的軟體。開發者可以免費的上架自己開發和設計的 App,吸引用戶付費下載或是吸引用戶可以在App內付費購買無論是訂閱服務或一次性服務。然而Google並不會這麼慷慨的提供免費的商品給用戶,Google要怎麼賺錢呢? 

Google 原則會對開發者收取30%的服務費用,只要有消費者訂閱、購買應用程式或任何在應用程式中消費,Google 都會從中抽取30%作為服務費用。舉例而言,我在Google Play中以每月100元訂閱了某一款記帳App時,Google會從中收走30元,然後70元給開發者。這個金額看似不大,但是總和起來相當可觀,根據部分網站推論全球用戶在Google play消費金額接近480億美金,若直接以30%佣金計算Google收入時,可高達160億美金。

對於Google而言,Google Play絕對是小金雞母,甚至於Google董事會中,Google執行長提到Google Play是世界上最賺錢的事業之一,也是貢獻營收的重要來源。

如果手機應用程式商店這麼賺錢的話,為什麼其他廠商沒有繼續做呢?尤其Android是一個開源的系統,按照道理各家手機製造商都可以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式商店。例如Samsung 手機中有一個app叫做Galaxy store,其功能就等於Google Play,可以下載App。

為什麼只有Samsung做呢?為什麼其他廠商不自己也開發應用程式商店呢?這就要進一步說了Google為了要維持Google Play 做了哪些決策?

如果你是Google要如何避免其他廠商不自己開發應用程式商店呢?要如何確保一家獨大呢?

提供 Spotify, Netflix 免手續費或低手續費的例外

幾乎大家的手機中都會有播放音樂、影片的 App,而在音樂 App 的王者是 Spotify ,影片 App的王者是 Netflix。Google對 Spotify 提供免金流手續費的例外,換言之就是免 30% 的佣金。而對Netflix則提供相對低的手續費。 Google 這麼做的原因就在於,只要知名的音樂、影片 App 在 Google Play 上架,並且 Spotify , Netflix也極力廣告推薦使用者在Google Play下載 App時,Google Play一方面可以享受到廣告的效益,一方面可以讓更多開發者看到,Spotify, Netflix都在Google Play上架了,我也要在同樣的地方上架爭取流量、曝光。

這就像百貨公司為了要吸引國際知名品牌進駐,給予特定非常少數的品牌很優惠的條件,例如免租金、免消費抽成,就是為了吸引顧客前往百貨公司,不僅到該特定品牌消費,同時可以在大多數有消費抽成的商店消費。

Project Hug 提供給熱門手機遊戲業者回饋

Google 同時開啟 Project Hug 為了要避免遊戲開發者聯合離開Google Play,作為「擁抱開發者,展示愛的計劃」,其實就是「向頂級開發者和遊戲投入額外的愛/推廣的衝刺計劃」。上面這段文字可能太文謅謅。更白話的內容就是Google跟頂級遊戲開發者簽約,只要這些遊戲開發者都會上架新版遊戲、更新版本時可以在第一天就上架在Google Play時,Google就會提供回饋,這回饋包含廣告利益等等的利益,價值達到數億美元。

Google 內部文件指出,雖然許多開發者一開始想要拒絕Google,但 Project Hug 在很大程度上獲得成功的。到 2020 年底,Google 已經與其大多數 Project Hug 目標簽訂了協議——這包含相當知名的遊戲公司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這些遊戲公司都會留在Google Play中。

Google跟 OEM 廠商簽訂合約進行收益分享

Google 從2019年開始 Premier Device Program,就是讓OEM廠商同意不預載任何第三方應用商店的情況下出貨時,換言之就是只能預先下載Google Play而不開方其他第三方應用程式商店時可以獲得更多的分潤,這讓Google Play可以獲得更大的市佔率。而在2020年時世界前幾大的Android OEM廠商都加入了此計畫,讓其生產的機型大多數都僅安裝Google Play作為唯一的應用程式商店。

利用複雜且繁瑣的開發者合約與政策讓開發者同意

Google 提供給App開發者的合約中規定,開發者「不得使用 Google Play 分發或提供任何旨在促進在 Android 設備上使用 Google Play 以外的軟體應用程式和遊戲的產品。」DDA 第 4.1 節要求所有開發者「遵守」Google 的開發者計劃政策。在所謂的「禁止惡意行為」政策掩護下,Google 禁止開發者分發從 Google Play 以外的來源下載可執行程式碼的應用,換言之,就是開發者不可以讓用戶在Google Play以外的地方下載App。一旦開發者違反時,Google就可以終止開發者合約。

因此所有在Google Play上傳App的開發者,都不可以在Google Play以外的地方上傳或提供使用者下載App,也不可以繞過Google Play 進行收費,這有效的限制絕大多數的開發者無法繞過Google Play。

Google 這些決策帶來的結果

Google 只要確保頂級開發者都願意留在Google Play,且都會在新品上架第一天上架在Google Play中那麼就會有消費者停留在Google Play,同時就會吸引更多中小型的商家前來Google Play上架自己的應用程式,Google就可以從中抽取30%的金流手續費,同時又限制開發者不可以在其他地方上架自己的應用程式。這樣的結果就讓Google Play獨佔Android整體的市場。

Google 在 試圖兩全其美:想要有 Android 開源的光環,同時又希望有控制力跟利潤,所以做出許多複雜的決策。

這些決策讓 Google 享有了數年的極高且不合理的利潤,但同時,也讓 Google 面臨了反壟斷的審查。Google會後悔嗎?不知道,但值得思考的是,如果你是Google的話,面臨反壟斷訴訟敗訴後,被要求開放後,下一步會如何做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