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大家早
上期跟大家分享了其實定位就表示著「你以一種與他人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而你看到了你認為的機會」,並從NVIDIA創辦人黃仁勳的演講和Google Earth的前身Keyhole來談起。
本期內容將從美國科技類相當知名、矽谷圈無人不知的Podcast- Acquired 他們的策略與定位談起,去看你將會得到你所期待的觀眾。
如果覺得本期內容有趣,歡迎將信件分享給你的朋友、邀請訂閱;若對過往期數感興趣,請 由此進入。任何的點選、新增訂閱都會讓我充滿動力撰寫下一期電子報。
雖然寄出電子報的時候是深夜,我還是習慣跟大家說聲早安,想像大家隔天一早打開信箱收到電子報的情景。還是說有許多朋友為了第一時間收到電子報而熬夜晚睡呢?(想太多哈)
不曉得大家是怎麼度過每天的通勤時刻,我會一邊開車一邊收聽Podcast(線上廣播節目),吸收新知。這次的主題「打造你期待的觀眾」,要介紹的是一部我很喜歡的英文Podcast(線上廣播節目)頻道 [ Acquired ] ,我將分享他們如何找到自己產品定位,吸引到他們想要的閱聽眾。
你將會得到你所期待的觀眾並不是一種新世紀運動(new age)或是任何心想事成的說明,而是你的策略、你的定位將會為吸引到適合你的觀眾。
Acquired的背景與成就
[ Acquired ]是2015年底時由兩位男性主持人主持的podcast節目,每月大約出產2-3集 podcast 節目(就是線上廣播節目啦),每一集節目平均約2-3小時。甚至還有曾經出現4小時以上的節目內容!這是相當長的節目。
目前大多數以上的節目會在1小時以內(最多不超過90分鐘),畢竟人的注意力有限,而且多數podcast就是設計給通勤人士或是做家事等閒暇時間可聽。且大多數的節目會追求穩定更新,每週固定時間至少更新一集,但是[ Acquired ]卻反其道而行,並非每週固定更新,卻每次更新都長達數小時。就可以知道他們的存在是多麽的怪異了吧。
「Every company has a story.」是貫徹這節目的主旨,Acquired會在各個集數中相當詳盡的介紹一間公司大大小小故事,非常有邏輯且重視時間序跟因果的介紹,最終附上他們對於該公司的分析。常聽見的公司他們多數都涵蓋了,像是Nike(總長4:03:28)、VISA(總長3:43:24)、Costco(總長3:01:33)、NVIDIA(分成三集,每集都超過2小時)、任天堂(總長3:17:29)、台積電(總長2:32:36)等等。
除此之外,這節目還可以邀請到NVIDIA的執行長黃仁勳、Uber CEO、Spotify CEO、Zoom CEO來進行訪談,這些 CEO 大概是美國科技界的好萊塢巨星!
從一開始 [ Acquired ] 就走了相當不同的路,跟其他的Podcast非常不同,那他們達成什麼成就呢?
- 每級平均180天的下載量可達30萬次
雖然對比於任何知名的Youtube節目,這次數可能相當相當少。但如果認真思考這麼長的節目,每集平均180天下載量達30萬次!這個數字相當值得令人驚艷,因為這節目中沒有任何刺激、血腥、色情、瘋狂,甚至沒有任何畫面,還可以達到這麼高的下載量! - 幾乎每年成長都是前一年的兩倍
以下的圖是[ Acquired ]主持人在X(推特)上面Po出來的,每一年的成長都幾乎是前一年的兩倍! - 高品質的聽眾
[ Acquired ]的聽眾中有40%是C級(就是CEO, CFO, COO或是任何C開頭O結尾的OO長)或VP級高管(副總等級)。23%是現任公司創辦人,12%是前創辦人(已經把公司賣掉、出場賺一大票錢的有錢人)。如果按職業劃分,17%是工程師,15%是現任CEO,12%是產品經理。
定位:我們並不想要數百萬的聽眾,我們要的是……
[ Acquired ]為了他們自己以及像他們的聽眾製作節目,一群像他們一樣想了解公司成長、策略、故事的人。他們也不想要有數百萬的聽眾,因為根本不會有這麼多人對於他們的主題產生興趣。
[ Acquired ]在採訪時提到,我們不追求[ Acquired ]快速增長,即使是成長緩慢,我們也不在意。我們只希望在我們追求的市場中獲得增長。因為像[ Acquired ]的這群人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聽眾,這就是[ Acquired ]追求的聽眾。而其中一位主持人具體的描述他的聽眾:「我認為我們的聽眾是像我們一樣的人——在商業上受過高等教育。非常聰明。不喜歡事情被簡化,對事情被簡化相當反感。並且市面上90%的商業內容對我們的聽眾來說毫無價值。我們的聽眾積極地想要學習、進步、成長,並建立偉大的事物。」
策略:專注
如果你想達成以上的目標,那你的策略是什麼?
- 能夠快速得到迴響的Youtube影音或是Tiktok短影音嗎?
答案不是
[ Acquired ]在訪談中提到:「我們在YouTube、TikTok、Twitter表現都很掙扎。我們在這些平台上並不擅長,也無法創造任何病毒式的傳播或病毒式的爆發。雖然我們會剪出一些節目中的精彩短影音上Youtube或是TIKTOK,但表現仍然掙扎。因為我們一開始就不是這樣設計節目。」
- 專注於長期增長、專注於製作的內容
[ Acquired ]每一集主持人預備的時間可能長達100小時,他們閱讀市面上的每一筆資料,無論是紙本、影像、訪談,他們希望達到的目標是,當有人質疑說沒有準備完整時,他們可以非常直截了當的說「不,我已經看完所有資料了。」
這類專注於成長的podcast自然而然就不會去炒作任何熱門的議題、當下的新聞、選舉、政治、不炒作種族、性別、或是也不提任何腥羶色、沒有營養的內容,不製造任何炎上的話題,不透過製造爭議來變得紅或熱門。這並不是說Podcast或是Youtuber不能拍攝這類的影片,而是目標與策略的不同。當定位是找出這群有價值的聽眾,自然策略就要符合這定位。而不是看著短影音很紅就製作短影音,或是用短影音、或影片的邏輯來製作podcast(每三分鐘就要有一個爆點、特效等)
[ Acquired ]在一場演講中提到,他們效法貝佐斯的精神,「如果你不在我的巴士上,就下車。(if you’re not on my bus, get off ! )」貝佐斯堅持將賺到的每一分錢再投資,所以亞馬遜從很早期開始就決定即使盈利不配發股利!台灣存股族而言最重視的股利,亞馬遜超過20年都不發放,堅持將賺到的每一分錢繼續的投資、擴大優勢,並且跟股東說,這就是我們的做法。
反思
定位與策略會吸引你所期待的聽眾。
如果策略是炒作最新的話題、最爭議的內容、講話刻意辛辣,那麽吸引到的就是偏向只會隨著最新話題、最熱門話題起舞的觀眾,無法吸引到認真思索事物的觀眾。這像是對我的當頭棒喝,需要認真思考每一步,我是想要換得百萬觀眾,還是我像是[ Acquired ]一樣獲得這些觀眾呢?那我要因此採取哪些策略呢?
那你呢?你是怎麼看自己的定位跟策略呢?歡迎跟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