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推出一瞬間爆紅的產品Chat GPT ,使用這項產品前你是否有好好閱讀使用政策(”Terms of Use”)。本篇文章將進行分析OpenAI所提供使用政策,將帶你從使用者的角色、線上服務經營者的角色帶你看從OpenAI使用政策中沒有被注意到且重要的細節。
注意:本文是分析OpenAI於2023/03/09發佈的使用政策
【使用者面】
這部分將帶你看作為一個ChatGPT的使用者,要注意哪些事項
- 使用ChatGPT後生成的文章到底是誰寫的?
用ChatGPT生成的文章,我可以標註說這是我寫的或標注OpenAI寫的嗎?
根據ChatGPT的使用政策,他特別提到,使用者不可以將ChatGPT生成的文章對外表達為這是人工生成或是由人製作而成的文章。“represent that output from the Services was human-generated when it is not”然而,我們可以說這是OpenAI生成然後使用它的商標嗎?
答案也是不行,根據ChatGPT的使用條款9(b)他也進一步陳述:「Use of Brands. You may not use OpenAI’s or any of its affiliates’ names, logos, or trademarks, without our prior written consent.」我們不得在取得OpenAI的同意之前使用他們的商標、名稱、以及任何的標誌。總結以下,當使用ChatGPT的生成文字時不可說這是人工完成的文章,同時也不可以陳述這為OpenAI完成的文章。
建議,在透過ChatGPT完成文章時,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人工的編修,或者僅將ChatGPT作為初步的靈感的來源、資料搜集統計的工具,最終在透過人工的方式完成文章。這也是使用ChatGPT較好的方式。 - 機密訊息只有屬於ChatGPT
ChatGPT的使用政策中有提到保密條款/保密義務,然而根據使用政策的說明,所謂的機密訊息僅為OpenAI、其關係企業或第三方指定為機密或依其性質為機密的資訊。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means nonpublic information that OpenAI or its affiliates or third parties designate as confidential or should reasonably be considered confidential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including software, specifications, and other nonpublic business information.“
而使用者認為的機密資訊OpenAI會不會幫你保密呢?答案是不會,除此之外,根據OpenAI的說明,工程師們有權檢視使用者輸入的input,乙做為修正、訓練模型使用。你知道的一些東西,他們必須僱用人類進入並確保有一些過濾涉及。有一些清理,有一些研究,他們將如何使工具更好。所以有人類在閱讀它。因此個人機密的資訊或是工作上的機密資訊,若有使用ChatGPT的必要時,建議須在個人電腦上先將關鍵字詞、敏感資訊先做相關遮蔽或是用代號為之。讓個人資訊可以被妥善保護。如果不想讓工程師們檢視輸入ChatGPT的內容,OpenAI在其使用政策中提供表格讓使用者可以選擇不提供工程師檢視,但OpenAI並不保證當使用者拒絕工程師進行檢視內容時會不會影響到OpenAI所提供的服務。
“If you do not want your Non-API Content used to improve Services, you can opt out by filling out this form.” - 30日內跳出仲裁協議
這類相似文件中看到的,往往有一個爭議解決的部分,在OpenAI的使用政策中有強制性仲裁的條款。它說,”你同意針對服務或者使用政策相關的爭議進行仲裁“。
然而OpenAI也提供,使用者有權在同意這些仲裁條款或相關變化的30天內,通過發送電子郵件到open ai.com,選擇不接受這些仲裁條款和這些仲裁條款的未來變化。本文建議認為,應該檢查當你第一次開始使用聊天GPT也許發送一封電子郵件跳出強制仲裁,因為如果使用者在使用政策中必須完全賠償OpenAI,那麼使用者可能至少想要一個陪審團審判。因為陪審團在多數的情況會更保護消費者,且在法院審判中OpenAI必須要提出完整的證據才能夠向使用者求償,但是在仲裁中卻並非如此,仲裁委員為了快速解決紛爭往往不會如同法院字斟句酌審視每樣證據,並且仲裁決定無法翻盤的前提下,陪審團這些做法將無法足夠保護使用者。
(a) MANDATORY ARBITRATION. You and OpenAI agree to resolve any claims relating to these Terms or our Services through final and binding arbitration, except that you have the right to opt out of these arbitration terms, and future changes to these arbitration terms, by filling out this form within 30 days of agreeing to these arbitration terms or the relevant changes.
【線上服務經營者】
如果你也想提供一個線上服務,不論是針對全球用戶或是在地用戶,以下將說明OpenAI使用政策不足之處,在發布產品或服務前建議應避免此些問題。
- 18歲以下的人是否可以使用,需重新設計
- 合約成立的有效性?常見的做法皆會限制青少年註冊,並且說明此服務並非針對14歲以下的兒童提供。且對於18歲以下的青少年要求若要使用此服務需有法定代理人在場並且同意。然而,這是否已經足夠呢?可能遠遠不足,尤其這是一項動態且即時回應的工具。
面對是否經過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是18歲以下是否可以註冊,OpenAI應可以參考google對於未成年人創立帳戶的規範。OpenAI在這點上可以做得更好。這也是跟下面OpenAI需要注意的一點有關。
- 更危險且OpenAI尚未完備的法規要求
加州適齡設計規範法案2022年9月加州州長批准加州適齡設計規範法案,此法案預計於2024年7月正式施行,這項法案提到:「企業開發與提供兒童可能利用的線上服務時,在設計、開發和提供過程中應考量兒童的最佳利益」。
兒童(18歲以下)可能利用的線上服務是指,(A)直接針對兒童提供、(B)有相當可信賴證據受眾為兒童、(C)對兒童進行行銷、(D)與(B)相同或相似的服務、(E)使兒童感興趣的內容,例如卡通或音樂等、(F)基於內部調查有相當數量的受眾為兒童,都是規範範圍之內。
OpenAI推出的ChatGPT很明顯會適用加州適齡設計法案,他的服務將有一定數量的兒童進行使用。但是目前尚未看到ChatGPT針對兒童或是未成年人的帳號如何進行調控或監管。這將會是在未來特別需要注意的一塊。
- 更危險且OpenAI尚未完備的法規要求
- 合約成立的有效性?常見的做法皆會限制青少年註冊,並且說明此服務並非針對14歲以下的兒童提供。且對於18歲以下的青少年要求若要使用此服務需有法定代理人在場並且同意。然而,這是否已經足夠呢?可能遠遠不足,尤其這是一項動態且即時回應的工具。
- 個人資料跨境傳輸附件
對於個人資料的跨境傳輸,例如從歐盟傳輸到美國的情境,或是有任何觸發歐盟法規的資料傳輸情境時,原則上這些都是要簽訂資料傳輸歐盟發布的官方文件。如果線上服務經營者仔細看GCP, AWS等服務時,資料傳輸附件都被視為是預設的選項。然而,OpenAI卻選擇須由使用者自主向OpenAI索取相關文件,這塊在法規遵循上明顯不足。data processing addendum, Opt in的方式對於企業保護不足
”If you are governed by the GDPR or CCPA and will be using OpenAI for the processing of “personal data” as defined in the GDPR o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fill out this form to request to execute our Data Processing Addendum.” - 終止服務政策的規範不夠明確
OpenAI使用條款的終止規定顯然不夠明確。
在使用條款中OpenAI提到使用者可以透過不使用來進行終止服務。然而OpenAI要終止與使用者的使用政策時需要提前30日告知。
這條款相當不恰當,原因在於使用者不使用ChatGPT一天是否算是終止服務?一天後繼續使用算是終止後繼續使用服務?如果使用者不使用就算終止服務時,這時候OpenAI原則上就要刪除使用者的個人資料,並且刪除用戶的帳號等。這才真正算是終止服務。
結論
本篇分別從使用者的角度、線上服務經營者的角度分析OpenAI提供的使用條款需注意事項,無論是線上服務經營者還是一般使用者都可以從這篇文章中看到個人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果有更多問題歡迎使用下方的表格與我聯繫。